第四百一十六章 围城打援(上)
没想到高仙芝如此刚烈,败局已定,而高仙芝却不愿意选择投降。在如此境地,高仙芝只能选择自杀。看到高仙芝的尸体,柴瑞也震惊不已。虽然战败,可是高仙芝的大军仍在。虽然大军已经溃不成军,但是只要撤退,稍作休整,还是有一战的能力。就算不敌,也可以撤走。为何选择自杀?这让柴瑞非常的不解。柴瑞哪里知道滕水流的狠毒,已经让大唐的名将感到心惊胆战。就连他们都感到害怕,那些文官更是不敢多言。此时的大唐,已经完全的被滕水流控制。在严酷的刑罚和高压之下,整个大唐的文武百官,敢怒不敢言。高仙芝就是为了免受那无穷无尽的折磨。高仙芝是自己推荐而起的,看到高仙芝的尸体,柴瑞心理一阵不忍。如果自己当年不举荐高仙芝的话,虽然高仙芝这一辈子都不过是个籍籍无名之辈。可是却可以安享晚年。而如今,竟然是自己逼死他。当年在长安的时候,高仙芝还和自己有说有笑。那个时候,高仙芝也一直力保自己。而等到后来,各为其主,高仙芝就成了自己的对头。在战场之上,谁都不会顾及往日的情分。如果柴瑞被擒,高仙芝也不会手软。但是高仙芝断然不会杀柴瑞。柴瑞对于高仙芝来说,有知遇之恩。可是还没有报恩,高仙芝就已经选择了死。高仙芝的死,滕水流丝毫没有放在心上。此时的滕水流只关心,柴瑞会不会进攻南京?襄阳和荆州非常的近。而只要从荆州沿江而下,就可以抵达南京。虽然南京有长江天险。但是柴瑞却有无敌的水师。柴瑞可以自由的在水面上炮轰南京。为了防止柴瑞进攻南京,滕水流派了大量的部队沿江布防,全力保卫南京。可是柴瑞进攻的是徐州。徐州,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,为北国锁钥,南国门户,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。柴瑞选择这里,就是为了切断,滕水流所控制的大唐的南北联系。只要徐州一失,南北联系就必然受阻。在那样的情况下,柴瑞就可以浑水摸鱼,搅乱天下大局。看到滕水流在南京附近布置了大量的重兵,只是让郭子仪率领一支部队佯攻而已。为了配合郭子仪的佯攻,廖三的水师也全体出动,在南京附近的江面之上游弋,似乎看样子,柴瑞是要攻打南京。可是柴瑞真正的目的地却是徐州。从襄阳到徐州,路途遥遥。其实柴瑞的动向早已经被滕水流得知。如果十五万军队的调动,都可以隐瞒的住的话,那滕水流可以一头撞死了。但是滕水流生性多疑。当滕水流看到大量的部队在荆州之时,就已经怀疑了,这一定不是柴瑞真正的目的。越是高调的进行,越是掩人耳目。滕水流早就猜到柴瑞是想进攻另外的地方。可是滕水流却又怀疑柴瑞,柴瑞故意的制造假象是要去攻打其他地方,而实际上仍然是要攻打南京。只要自己一松懈,柴瑞就会狠狠的咬住自己不放。就在滕水流犹豫不决的时候,廖三的战船已经开到了南京城外的长江之上。而且已经开始炮灰南京城城墙。这个柴瑞真的攻打了过来了。
滕水流难免有这样的推测。全力戒备南京的滕水流已经无暇顾及柴瑞到底想要攻打什么地方。柴瑞的行军路线也非常的更诡异。从襄阳出发之后,一路向北,似乎是想攻打雍州或者长安一带。让这附近的守军全部的集结到长安或者雍州之内。可是柴瑞突然又调转行军路线,改为向东。那一定就是东都洛阳。洛阳也是警戒起来。柴瑞又是没有进攻洛阳。没人明白柴瑞到底想干什么。柴瑞也没有说自己想干什么。不过出于对柴瑞的信任,众人才没有质疑,只是任由柴瑞带着跑来跑去。而只有一个人例外。杨素素微微一笑,在沙盘之上,徐州方位插下一面红旗。“你怎么知道是徐州?”柴瑞谁都没说,怎么杨素素会知道?杨素素呵呵一笑说:“在襄阳的时候,我看你翻阅了大量的徐州地志,并且命人送来大量的徐州情报。我就猜测你是想要进攻徐州。”柴瑞那个时候翻阅了不少地志,其中以徐州居多,可是就是这小小的细节,竟然被杨素素看到,就猜测自己想要进攻徐州。真是小看了杨素素。还好杨素素不是自己的敌人,否则的话,必定两败俱伤。柴瑞只能点了点头。杨素素又继续说:“如果你真的想要进攻徐州的话,我提个小小的建议。竟然洛阳没有打,那就算了,我们就去打下汴州。而且要狠狠的打,但是却不要一下子让汴州没有了希望。”“为何?”柴瑞问道。“如果我们攻打汴州,汴州守将一定会向毫州,徐州,兖州,三个地方求援,也只有这三个地方有大量的军队。他们势必会派兵驰援,这样我们就……”还没等杨素素说完,柴瑞立即兴奋的说:“围城打援。”“没错,就是围城打援。”杨素素点了点头。一切都按照杨素素的计划进行。在东进的路上,柴瑞没有去攻打洛阳,也不想去攻打。而是径直的前往汴州。汴州地理位置也非常的重要,是东都的门户和犄角。一路之上,柴瑞都不曾攻打其他城市。似乎柴瑞只是在游行示威一般。汴州守将邓在天丝毫不以为意。竟然任由柴瑞而来,而不加准备。他还以为柴瑞会和路过长安,雍州,洛阳一般。可是没料到,柴瑞竟然真的攻击汴州。汴州守备此时惊慌失措,连忙向毫州,徐州,和兖州方向求救。这一切都在杨素素的预料当中。毫州,兖州,都派出两万守将前去驰援,徐州也同样派出了三万大军。这样一来,完全的调入了杨素素设计的圈套当中。(未完待续,如欲知后事如何,请登陆,章节更多,支持作者,支持正版阅读!)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