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
徐志宇勉励似地微笑,说:“放心,你要相信我,也要相信你自己!”
卫鱼抿紧唇,陷入沉思之中。
新闻的价值来源于它的时效性,一旦超过一定的期限,再冲击性的新闻也会失去本有的价值。
从电视台到事发中学需要大概半个钟头,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抓紧时间进行采访。
为了不引起骚动,司机师傅极有经验的将车停在了距离事发中学五分钟路程的小区。然而,即使如此,仍旧有不少群众好奇地围观。
一开始,卫鱼跟在徐志宇身后。后来,徐志宇直接一把抓住她的手腕,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赴现场。
凉飕飕的风肆无忌惮地钻进衣袖和领口,卫鱼止不住打了个哆嗦。她不擅长体育,只觉得喉咙口的铁锈感愈发的明显。
现场早已被群众们围地水泄不通。他们艰难地挤进人群后,早已是汗流浃背。
徐志宇平复后询问周围的群众:“是哪位阿姨拨打的热线电话?“不大不小的声音很快就淹没在了茫茫人海中。
迫不得已,徐志宇亮出了自己的身份。
“我们是电视台记者,不久前有人拨打热线电话告知我们此地发生的事情。“他顿了顿,接着说,”请问有知道细节的人吗?”
很奇怪的是,徐志宇在说出自己的身份后,人群有片刻安静,片刻后却比刚才还嘈杂。
徐志宇取出摄像机后,人群猛的骚动不已。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这件事的影响。脸上有惶恐,惊奇,但更多的是好奇和探究。
一个本来在外围的大妈挤进人群之中,抢走卫鱼手中的话筒。
她用手拍了拍话筒,“那个小男孩我记得,是附近的一个小混混。”
卫鱼鼓足勇气,问大妈:“您知道他为什么自杀吗?”
大妈笑笑,不好意思地回答:“这个,就不知道了。”
大妈刚说完,一个头发花白的大爷一把抢过话筒。“你不懂就不要乱说,耽误人家小同志的工作。咳咳,我孙子是这所中学的。”说时,他努努嘴,指向身后的学校。
大家跟着他手指的方向,看向学校。学校大门紧闭,门口更是有好几个门卫把守。
“我孙子说,他们班有个小姑娘在跟混混处对象。我猜,八成就是这个娃娃。”
这时外圈好几个人纷纷摇头,表示事实并非如此。徐志宇将镜头摇向他们,他们却都偏开头去。
几番采访下来,得到的回答都大致相同。
采访没有进展,徐志宇望着校门发愁。他的视线落到门卫身上,那几个门卫纷纷斜着眼瞪他。
人群像浪花一样左右摇摆,卫鱼平衡感极差,此刻完全站不住脚。徐志宇两只手都在扶着摄像机,根本帮不了她。
在这一推一挤中,卫鱼竟被推出了人群。她一出去就大口的呼吸空气。
徐志宇刚要叫卫鱼,一个老太太杵着拐杖走到两人身前。
“你们是记者?”她口齿不清,但是眼神坚定。
卫鱼点头。
老太太不由分说抓住卫鱼的手腕,把她朝反方向拽。
“既然你们是记者,就去采访一下我的儿子。我儿子不赡养我,你们把他曝光”
老太太还没说完话,徐志宇就从她手中救出卫鱼。卫鱼抱歉地看着老太太。
老太太有些生气,“你们怎么不去啊?”
徐志宇让卫鱼站到自己的身后。
“老太太,这事儿我们管不了。你要是实在没有办法,就去法院告他!”
老太太急了,“我怎么能告我儿子呢?”
她还要去抓卫鱼,徐志宇却拖着卫鱼先行一步离开。
卫鱼一边跑,一边回头看仍然站在原地的老太太。
她佝偻着腰,低着头,似乎在进行着一番很艰难的抉择。
“徐志宇,你刚才为什么要那么说?”
徐志宇停下步子, “我怎么了?”
卫鱼也不知道要如何表达,纠结地盯着地面。
徐志宇两只手握住她瘦削的肩膀,迫使卫鱼看着他的眼睛。卫鱼有些尴尬。然而他的眼神却不容忽视。
“小鱼儿,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无情?”
卫鱼迟疑地点了下头, “有一点。”
徐志宇手上的力道很大,卫鱼觉得痛,却不敢吭声。
“既然明知做不到,又何必给她希望。我们是记者,不是慈善家。”
卫鱼默默地挣脱开徐志宇的束缚,一言不发的朝车子走去。
回到车里,刘师傅笑着询问他们进展如何,两个人都不说话。
他们在车里坐了几分钟,刘师傅像是自言自语地说:“接下来,咱们去哪儿呢?”
徐志宇一拍大腿,做了决定。
“去医院!”
采访时曾有人无意中透露了男孩所在医院名称。徐志宇因为进展不佳,把这事给忘了。
车子驶入拥堵的道路,车厢里没有了来时的轻松,连空气里似乎都漂浮着前所未有的压抑。
车子行驶了一段路程,徐志宇望向身边的卫鱼。
“小鱼儿,刚才我的话你别介意。”
卫鱼摇头,“我不生气,你说的对。”
她提不起兴致,只是因为想起了一件事。
实习第一天,方令越曾问过她为什么做记者。她当时说,是为了找寻一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