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4
吴蔚拉着柳翠微的手,继续往家的方向走去,边走边说道:“三娘,你说的很有道理。我却有些不同的看法,你要不要听听看?”
“好,你说。”
“我觉得咱们现在开铺子,正是时候。这场洪水虽然对泰州城没造成太大的影响,但还是有些准备不足的店家遭了灾的,还有一些呢……是在清庐县,清河县这种地方开了分号的,即便泰州城内的铺子保住了,损失依旧不小。所以一定会有人急着把铺子转手,套些现银来应急,但是能买得起店铺的人,想法和你都差不多,持一个观望的态度。眼下正是一个抄底的好时机,还记得我给你讲的‘抄底’是什么意思吗?”
“记得。就是在临近最低价的时候,反向买入。”柳翠微一字不差地将吴蔚当初教给她的背了出来。
“三娘真聪明,咱们现在买商铺,只要和牙行的人交代清楚,一定能省下不少银子。这是其一。其二呢,我觉得虽然泰州这一带,旱了一年,涝了一年,百姓的家底儿都被两场天灾给掏空了,但是最不受影响的就是成衣铺的生意。”
“为什么?”
“三娘,你想想,咱们从前住在义庄旁边的时候,在成衣铺买过一件衣裳没有?”
柳翠微摇了摇头,慢慢明白了吴蔚的逻辑,眼睛也亮了起来。
吴蔚笑的温柔,轻声解释道:“成衣铺它的主要受众原本就不是布衣百姓,这场天灾首当其衝的反而是布庄,棉麻庄,还有街边的那些小吃摊子,因为这些产业的主要受众才是最底层的百姓,在它们上游的成衣铺,酒楼,反而会获益。特别是成衣铺,下游的布匹,棉花,丝绸都便宜了,成衣铺的进货成本也随之降低了。这两场天灾,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,尚不足以改变这个世道的格局,从前买得起成衣穿的人,今后依旧买得起,从前买不起成衣的人,从前不会买,今后更不会买。家里没个百八十两家底儿的人家,平日穿衣哪里会以成衣为主呢?而有了这百八十两家底儿的人家,即便因为天灾受到了一些损失,东山再起也是迟早的事儿。真正有眼光的人,无论是盛世还是乱局,都能赚到银子。”
柳翠微轻笑,问道:“你是在说你自己吗?”
吴蔚也笑了起来,说道:“可不是我,我的今日八分靠运气,两分靠你我,是不可复製的,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,他们早就摸索出了一套生意经,也是我们学不来的。”
柳翠微思索片刻,答道:“好吧,成衣铺的事情就依你,李大姐一个人拉扯三个女儿,做成衣自是难不倒她,我只需要在上面添些刺绣就好。”
“先这么着,我慢慢再物色两个手艺上佳的绣娘来,咱们的衣服也要分三六九等的,你的手艺是咱们成衣铺的镇店之宝,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。”
……
翌日,天还未亮张尺和栓子就出现在了吴蔚的宅子外候着,吴蔚带上了柳翠微连夜做的两大包白面馒头和几个大水袋的凉开水,以及一些消毒用具走了出来。
张尺和栓子连忙上前来把吴蔚手中的东西接了过去,柳翠微和小梅出来送行,柳翠微有些担心地说道:“还是让小梅陪你一起去吧?两辆马车一匹马太惹眼了,万一被别人惦记上了怎么办?”
“你别担心,这一路上不时就有宜王府的府兵巡逻,各州府也派了不少官兵协助,再说我们的车上除了一些吃的,并没有值钱的东西,外面驿道干的差不多了,车马都能跑起来,一般人想追也追不上。今日你就让小梅领着你大姐一家去牙行看房子,尽早定下来让他们搬出去。”
“我知道了,你们一路小心。张尺,栓子,你们务必要照顾好蔚蔚。”
“翠微姑娘放心吧,我们一定照顾好蔚蔚姑娘,绝对不让她涉险,干重活。”
“多谢了。”
张尺和栓子还是有准备的,每人的腰上都别了一把菜刀,吴蔚也带了一根哨棒卡在了马鞍上,随时都能抽出来,应对突发情况。
吴蔚跨上黄鬃马,张尺和栓子也把物资放到了各自的马车里,跳上车辕。
一马二车出发了,很快便消失在了薄薄晨曦之中。
……
泰州的城门刚开,吴蔚一行人第一批出了城,出城前吴蔚让张尺和栓子都戴上了酒精双层面巾,嘱咐二人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摘下来,回到泰州以后再说。
穿过城外的棚区时,吴蔚控制自己不往两边看,那些灾民的眼神,吴蔚到现在都忘不了。
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很难描述的气味,透过双层面巾,钻到三人的鼻腔。
吴蔚攥紧缰绳,轻夹马肚,马儿加快了速度,张尺和栓子也抖动缰绳,提高了马车的速度。
离开棚区很远,空气才重归清新,三人不再多话,全速前进。
吴蔚出了这一趟远门,骑术提升不少,伴随着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,耳尖也传来了丝丝凉意。
……
一路疾行,三人赶在中午到了清庐县,空气中腥臭的气味再度弥漫开来,吴蔚忍不住咳嗽了两声,眉头紧锁。
眼前还是那片洪水形成的湖泊,似乎比前阵子小了一些,岸边露出了些新鲜的淤泥,湖面上的船也少了许多,只剩下几个载客摆渡的,那些打捞物资的小船几乎都不见了。